见柳氏目光时不时落在那封推荐信上,陈景逸索性抓起母亲的手,将信放了上去:“娘,想看就看吧,就算打开了也没事。”
“哎呀!”
陈景秀忽然想到一件事情,一拍大腿后连忙起身朝陈景逸的房间走去,急匆匆的道:“弟,你明天就要去县里读书,但是还没给你收拾行李呢。”
“对,以后不能经常回家,我得给你准备些吃食。”
“还有束脩!”
随着姐姐的一句话,柳氏也动了起来,各自分工为他准备束脩与行李。
忙活片刻,柳氏陆续搬来十条肉干,拿来剩下一坛未开封的杏花酿。
看着这两样东西,她的目光落在陈景逸身上:“当初你大伯跟堂哥读书时,好像还准备了芹菜、莲子跟红豆。只是我记得不是很清楚,家里也没有这些东西啊,这可怎么办……”
闻言,陈景秀也着急起来。
见他们急得团团转,陈景逸无奈地让人坐下,不必继续忙活:“娘,剩下的东西明日去城里买就好,不用担心。你们先歇一歇吧,都忙得满头大汗了。”
“我这不是高兴吗?”
柳氏有些尴尬地笑笑,却也按照他的话重新落座,在旁边低声言语:“逸哥儿要出息了,以后咱家也有读书人啦!”
陈景逸朝两个堂妹看了过去,眼中带着一丝好奇:“姐,景丽跟景芳妹妹的辫子,也是你梳的吧?”
他看得出来,这两个堂妹的打扮跟以往风格不同,明显不是三婶儿的做派。
对面,陈景秀点头道:“三叔三婶去铺子之前,说是担心自己忙不过来,就把妹妹留在了家里,让我看一下。”
“逸哥儿,可是三叔他们出了什么事?”
此话一出,两个堂妹也纷纷抬起头,担忧地看了过来。
陈景逸连忙笑笑,揉了揉妹妹们的脑袋:“没事。三叔三婶忙着呢,确实没时间照顾她们俩。你们不用瞎想。”
此时,柳氏坐在桌子旁边,看着推荐信低声呢喃,陈景秀双手搭在膝盖上,满脸幸福地品尝糖果,陈景丽跟陈景芳则是举着糖葫芦,你舔一口我舔一口,时不时发出银铃般的笑声。
看着这些,陈景逸也笑了,心里有说不出来的舒服与满足。
到现在他也算把家人从泥潭里拉出来过上了好日子。
“逸哥哥,你怎么知道我喜欢这个?”
得知父母没事儿,大一点的陈景丽仰着小脑袋,爱不释手地拿着小荷包看来看去。
小家伙还有几个月才满九岁,以前也是瘦小瘦小的,但这段时间吃了一些好的,身子有眼可见地有了气色,也圆润不少,看起来格外可爱。
陈景逸捏着荷包上的穗子,刮了下堂妹的鼻梁,笑容不减:“因为我知道景丽喜欢攒钱啊,以后景丽就用这个荷包,攒好多好多钱。”
“好!”
“嫂子,我好像看见逸哥儿回来了?”
就在此时,张寡妇的声音从门外传了进来,柳氏等人看过去时就看见她跟几个做工的村妇带着满脸忐忑走进屋里。
看到陈景逸果然回家了,张寡妇在几个村妇的目光中,带着颤音问道:“逸哥儿,你……你怎么突然回来了?是城里的生意出了什么问题?”
此话一出,其他村妇也纷纷紧张得拽着衣角,满脸担忧神色。
刚才有人看见陈林堂送陈景逸回来,还带着大包小包的东西,下意识认为县里的生意出了什么问题,心里一下子就慌了。
闻言,陈景逸哭笑不得,连忙解释道:“张婶儿,生意好着呢,我是因为明天要去县里读书,这才回来收拾行李。”
“嗐!果然是我多心了,就说逸哥儿的生意怎么可能会出问题?”
“逸哥儿,你就放宽心吧,家里有我们照看着呢,而且要不是逸哥儿,我们哪能找到这么松快的事情,赚这么多银子啊。”
“是啊,这都是打着灯笼都找不到的好事儿,逸哥儿能想到我们,大家心里都非常感激呢。”
村妇们听说生意很好,一颗心放了下来,开始说些对陈景逸感激的话来,有些人说到动情处,更是激动得流下眼泪,一个劲儿地道谢。
如今陈景逸在她们心里,已经不是个普普通通的孩子了,而是她们家的大恩人!
“等等……”突然,张寡妇抓到了陈景逸话里的重点,瞬间激动不已:“逸哥儿,你刚才说明天要去县里读书?这可是天大的好事儿啊!”
“听说读书的话要给先生送礼,要什么红豆之类的,我家里正好有一些,待会儿下了工就给你送来。”
“逸哥儿也要去读书啦,真好!以后有逸哥儿领着,大家干活儿也更有干劲了,我还是现在就回去做事吧。”
“对对对,耽搁了这么久,不知道让逸哥儿亏了多少银子,咱们可不能偷懒……”
张寡妇等人的心情由忧转喜,尤其听见陈景逸要去读书后,真心为他高兴,并且认为自己这会儿有偷懒的嫌疑,又赶紧开始干活。
听着这些人的话,陈景逸心里暖暖的,他能感觉到这些人对自己的关心是真心的。
也算自己之前的付出有些回报了吧。
……
与陈景逸家这边的热闹氛围不同,大房那边,张氏脸上带着愤愤不平的神色。
之前陈景逸回家的时候她就看到了,还站在墙根边上竖起耳朵听了好一会儿,最后被二房屋里的热闹气到,咒骂着回屋。
如今见张寡妇带着几个村人过来,二房家里再次变得热热闹闹,张氏又忍不住心中好奇过来打探。
骤然瞥见柳氏将一些垃圾送到院子外倒掉,张氏突然被一抹亮光眩了眼,下意识抬起胳膊遮挡。
“什……什么?”
张氏看清楚之后,瞬间瞪大了眼睛,直勾勾地盯着柳氏手腕,满眼不可置信:“金镯子?我的老天爷,二房家这是赚到了多少银子啊?”